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故事的療愈力量》讀后感
這兩天再看周志建的《故事的療愈力量》,書很好看,一天就看了大半。作者的真實很感染人,就如同他做敘事,不是用技巧,而是用“生命”去陪伴。藝術(shù)作品之所以打動人,一定不是技巧,而是真實。這份真實不是我們追求的那種“完美”,而是坦然揭開自己,完整呈現(xiàn)的那種真實,真實是一個呈現(xiàn)的過程,不只是結(jié)果。
其實,每個人都想真實,但是能夠完完全全的袒露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表現(xiàn)希望好的,遮蓋不好的,這就不是真實。一個人能完全展開,他一定對自己是完全接受的。接受那些不完美,接受那些不著調(diào),接受自己的不同常理,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緒和世間的一切安排。這個需要修煉。只要能坦然面對接受,缺點就不是缺點,而是個性。
講自己的故事具有療愈作用我也深有體會,能把自己看成一個故事,并把它講出來就已經(jīng)跳脫出去了,通過回溯過往,看到自己“卡”住的某一部分,把他們認領(lǐng)回來。認領(lǐng)這個詞真是太棒了,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不再追求完美的那個我,而去努力做好完整的人。
只看過這一本敘事的書,我現(xiàn)在有個大大的疑惑:往往我們感覺差的時候,都帶有太多負面情緒。我們被這些烏云困住,好像在腦袋上扣上塑料袋,我們只顧解決眼前的窒息,根本沒有能力擺脫內(nèi)心的恐懼。更進一步的想,大多數(shù)人只知當下的煩惱,是沒有能力辨識內(nèi)心潛藏的恐懼和需要的。在這種情況下說自己的故事,好像更多是發(fā)泄,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嗎?
寫上面這一句我忽然猶豫了,如果對方是一個不評價、不建議、完全包容接受你的人呢?如果是一個可以吃進你所有情緒的人,那當然是一種療愈。我們沒被療愈,有時候被激怒,是因為對方根本沒有聽進去。他耳朵聽,可腦子一直在做判斷,一直想給你什么建議,他沒有體會到你的委屈,你的難過。如果遇到這樣的一個聽者,只能是二次受傷。
我真不是一個好的聽者。聽別人說自己的事情,我常常是邊聽邊在判斷,他遇到什么問題,是什么原因,該給他什么建議。其實,說話的人最想要的不是建議,是陪伴,是你能聽懂他的難過,了解他的情緒,然后和他在一起面對。
那么我為什么那么想給人建議呢?是想借著建議表達我自己聰明和獨特嗎?好像是有點。我為什么那么不喜歡聽別人講負面的情緒事情呢?我好害怕那些會傳染到我,我好害怕那種傷心無助的感覺。那會讓我立刻有一種同感心,想到自己很多難過無助的時刻。我害怕面對那樣的自己,所以在她有苗頭的時候,我就立刻躲開。通過給別人建議,讓自己有把控事情的安全感。
“你沒有辦法給別人你沒有的!痹V苦的人想要的安全和溫暖,我自己沒有,只能靠著建議逃脫。
做一個心理咨詢師需要的絕對不僅僅是技術(shù),更需要這種內(nèi)心的力量。想要有一種深海般不驚波瀾的吸納,你必須先對自己深海般的發(fā)現(xiàn)和接納。
身體里那些被壓抑隱藏的需要和情緒,常年在一個不見光的陰濕的角落,發(fā)酵腐爛。你得把他們挖出來,翻到面上,暴曬。這樣的土壤更肥沃。你完全有能力把腐爛的水果變成甘甜清洌的美酒。感謝那些生命力那些林林總總的沙子吧,他們是上帝放在你身體里的珍珠。這些“短”最終會成為你最驕傲的“長”。
前一段看了很多自我完善的書,我隱隱約約有個不解,這些智慧讓人完善,完善似乎有一個標準,什么樣的媽媽是好的,怎么樣的行為是對的?墒,這些理論的出發(fā)點是人人都不同,人人都獨特。既然那么獨特怎么會有一個完善的標準框框呢?
這本書解開了我這個困惑。完善就是讓你自然舒服的做自己。獨特和完善似乎是一個表里關(guān)系,內(nèi)心的完善是相對統(tǒng)一的,就是自由、安全、喜悅,它可以通過你獨特的自我去表現(xiàn)。你可能是巧言的,可能是內(nèi)斂的,可能是熱情的,也可能是保守的,但內(nèi)心都是舒服的。誰也不會說,我獨特因為我內(nèi)心擰巴。美好的特質(zhì)有很多,你可能在一個或幾個方面更突出,那就是你的獨特。敢于做自己不是獨特,而是內(nèi)心完善的需要。
中學生讀雷鋒的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3-09-19 19:0:43初中生雷鋒故事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9 04:0:12小學生學習雷鋒的讀后感范
時間:2023-09-17 23:0:26五年級小學生守株待兔讀后
時間:2023-09-20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