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chuàng)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xiàn),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序號 | 一級學科名稱 | 單位代碼 | 單位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數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 | 物理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3 | 化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4 | 天文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5 | 地理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6 | 大氣科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7 | 海洋科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8 | 地球物理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9 | 地質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0 | 生物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1 | 系統(tǒng)科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2 | 生態(tài)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5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6 | 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7 | 水產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8 | 藥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19 | 光學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1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2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3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4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5 | 心理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6 | 統(tǒng)計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7 | 力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8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29 | 土木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30 | 軟件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A- |
31 | 科學技術史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2 | 機械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3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4 | 電氣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5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6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7 | 核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8 | 生物醫(yī)學工程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39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40 | 畜牧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41 | 林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42 | 基礎醫(yī)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43 | 工商管理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B- |
44 | 哲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C+ |
45 | 作物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C+ |
46 | 公共管理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C+ |
47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C- |
48 | 中藥學 | 144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C- |
1977年,中國科學院率先恢復研究生招生,為適應各研究所招收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需要,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78年,恢復招生后的首批研究生入學。1982年,中國科學院黨組批準研究生院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兩個名稱。2000年12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國科學院管理干部學院并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并于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20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91名,其中兩院院士178人;各培養(yǎng)單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285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276人(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3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9人)。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11 11:0: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