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大學在省分數(shù)線 > 正文
根據(jù)2020年重慶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整理,貴州醫(yī)科大學在重慶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4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3848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3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2550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shù)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shù) | 省控線 |
---|---|---|---|---|---|---|---|
天津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A | 609 | 12425 | 4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594 | 15572 | 1 | 476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77 | 48153 | - | 41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524 | 40065 | - | 449 |
內(nèi)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457 | 26174 | 4 | 333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71 | 17103 | 4 | 359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501 | 21142 | 4 | 336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520 | 20907 | - | 301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56 | 62605 | 5 | 31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597 | 50510 | - | 59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593 | 54199 | - | 49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42 | 59862 | 4 | 43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55 | 22133 | - | 402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27 | 11076 | - | 465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38 | 41328 | - | 463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23 | 21045 | - | 488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78 | 46416 | 5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8 | 92191 | 6 | 418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1 | 38668 | 12 | 395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93 | 23133 | 2 | 426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3 | 39667 | - | 464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44 | 22538 | - | 526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37 | 67086 | 6 | 410 |
廣東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02 | 41038 | 1 | 43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33 | 25912 | - | 353 |
廣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431 | 28812 | - | 381 |
海南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 | 628 | 5941 | 7 | 463 |
海南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626 | 6155 | 6 | 463 |
海南 | 物和生 | 2020 | 本科 | 626 | 6155 | 2 | 463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42 | 23848 | 26 | 411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30 | 12550 | 3 | 443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65 | 50020 | - | 443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18 | 22140 | - | 459 |
貴州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8 | 9367 | 49 | 548 |
貴州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24 | 15710 | 290 | 463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97 | 36118 | 2251 | 480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56 | 61197 | 742 | 384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68 | 21222 | 23 | 440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37 | 15914 | 3 | 480 |
陜西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05 | 16929 | 1 | 405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56 | 59328 | 4 | 350 |
甘肅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06 | 11153 | - | 439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78 | 26940 | - | 372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34 | 5689 | 4 | 352 |
寧夏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13 | 4010 | 1 | 451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55 | 9578 | 4 | 368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47 | -- | 5 | 317 |
貴州醫(yī)科大學原名“貴陽醫(yī)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創(chuàng)建于1938年的“國立貴陽醫(yī)學院”,是當時全國最早直屬國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醫(yī)學院校之一,首任院長是來自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中國早期熱帶病學專家、醫(yī)學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帶領下,楊崇瑞、朱章賡、湯佩松、賈魁、楊濟時、劉維德、洪謙、林紹文、侯寶璋、張孝騫、郭秉寬、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學術(shù)造詣精湛的國內(nèi)知名專家學者云集國立貴陽醫(yī)學院,使其被譽為當時的“小協(xié)和”,開創(chuàng)了貴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1950年“國立貴陽醫(yī)學院”更名為“貴陽醫(yī)學院”并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65年將“貴陽醫(yī)學院中醫(yī)系”劃離另行組建“貴陽中醫(yī)學院”;1981年成為全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4月更名為“貴州醫(yī)科大學”。
學,F(xiàn)有南北2個校區(qū),占地面積1868畝,直屬附屬醫(y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yī)院11所,教學醫(yī)院6所,非臨床專業(yè)實踐教學基地82個。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環(huán)境污染與疾病監(jiān)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方病與少數(shù)民族性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擁有國家級平臺2個(國家苗藥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省部級平臺25個(包括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等),廳級平臺18個,各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34個。
學校設有教學單位21個,本科專業(yè)3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2個(基礎醫(yī)學一級學科學術(shù)學位授權(quán)點、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一級學科學術(shù)學位授權(quán)點),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quán)點1個(臨床醫(yī)學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quán)點),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8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quán)點7個,貴州省一流建設學科4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含培育)9個,國家衛(wèi)計委臨床重點建設?4個。
學校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22300多人(其中研究生2100多人、留學生300多人),學校已為社會累計培養(yǎng)全日制畢業(yè)生58500多名(其中研究生7300多人)。學校及附院在職在崗職工4894人,具有博士學位390人,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shù)職務教師1603人。具有教育部“”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二層次專家3人、“國家衛(wèi)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3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十層次人才2人、“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10人、貴州省核心專家7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1個,學校柔性引進國內(nèi)外知名專家學者、院士、諾獎得主26人擔任客座教授。
2011-2018年,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1項,貴州省科技一等獎5項、二等獎16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58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50多項。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fā)、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y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科研成果轉(zhuǎn)化等領域特色明顯。
學校充分發(fā)揮教、研、醫(yī)優(yōu)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為己任。建立了省內(nèi)最大的醫(yī)療服務體系,在緊急醫(yī)學救援、疑難危重患者救治、藥物臨床試驗、公眾健康素養(yǎng)提升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地方醫(yī)藥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始終堅持“文化建校、質(zhì)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钡霓k學理念,恪守“誠於己、忠于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秉承“大醫(yī)精誠”的貴醫(yī)精神,立足貴州,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為實現(xiàn)建設具有明顯特色、西部一流、在國內(nèi)外有影響力的高水平醫(yī)科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nèi)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