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鷓鴣雙銀杏李清照
更新:2023-09-20 10:57:59 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瑞鷓鴣雙銀杏李清照,這首詞以比喻的方式,表達(dá)了作者與丈夫的離別愁苦之情。本文瑞鷓鴣雙銀杏李清照由大學(xué)高考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dǎo)讀:
這是一首詞,卻采用了七言律詩的結(jié)構(gòu),因此也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詞而非詞。其原文如下
瑞鷓鴣·雙銀杏
李清照
風(fēng)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并蒂連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fēng)味兩家新。
瑞鷓鴣雙銀杏翻譯:
風(fēng)度韻致,儀態(tài)雍容,看起來并不十分奢侈華麗,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還是顯得遜色幾分。流落江湖,有誰憐?有誰惜?玉潔的肌膚,冰清的風(fēng)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是誰將這并蒂連理果雙雙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與太真貴妃相擁相依。居士擘開連理果,情真意切,兩人分享,品嘗風(fēng)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瑞鷓鴣雙銀杏字詞解釋:
⑴瑞鷓鴣:詞牌名。此詞極似七言絕句,與“瑞鷓鴣”詞體不合。
⑵“風(fēng)韻”句:《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至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此系反意隱括。都:姣好,美盛。
⑶甘橘可為奴:甘橘別稱木奴。銀杏,又名白果,其樹為高大喬木,名公孫樹,又稱帝王樹;葉呈扇面形,因果實形似小杏而硬皮及核肉均呈淡白色,故呼為銀杏;其味甘而清香可食,起滋補藥用。據(jù)說銀杏在宋代初年被列為貢品。“甘桔”為“奴”典出《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丹陽太守李衡……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桔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衡亡二十余日,兒以白母,母曰:‘此當(dāng)是種甘桔也’。”桔奴,又稱“木奴”,唐·李商隱有“青辭木奴桔,紫見地仙芝”(《陸發(fā)荊南始至商洛》)的詩句。
⑷玉骨冰。呵宄焊邼。
⑸“醉后”一句:周勛初《唐人遺事匯編》卷二:“明皇與貴妃幸華清宮。因宿酒初醒,憑紀(jì)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子同嗅其艷。”太真、貴妃均指楊玉環(huán)。此句意謂雙銀杏的并蒂相連,猶如唐明皇和楊貴妃倚倚靠靠親密無間。
瑞鷓鴣雙銀杏背景:
本詞約作于李清照南渡時期,即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1127-1128年)。當(dāng)時金人大舉南侵,北宋朝廷崩潰。建炎元年(1127年)三月,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因母親死于江寧南下奔喪,八月,起知江寧府,兼江東經(jīng)制副使。北方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著手整理收藏準(zhǔn)備南下。李清照押運書籍器物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抵達(dá)江寧府,本詞即作在行程中。
瑞鷓鴣雙銀杏主旨:
此詞假雙銀杏之被采摘脫離母體,喻靖康之亂后金兵南渡,作者自己與丈夫趙明誠一起離鄉(xiāng)背井、避亂南方的顛沛愁懷。
瑞鷓鴣雙銀杏賞析:
這是一首假物詠情詞。易安居士假雙銀杏之被采摘脫離母體,喻靖康之亂后金兵南渡,自己與丈夫趙明誠一起離鄉(xiāng)背井、避亂南方的顛沛愁懷。
其上片開始先詠物以寄興。“風(fēng)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是說:這銀杏的風(fēng)姿氣韻、整個形體都不很起眼,但是較之樽前黃澄澄的甘桔來說,甘桔卻只堪稱奴婢。這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寫法,起不同凡響的效果。“都”,在此作碩大、華美解,“未甚都”是指銀杏作為果類食品,并不以果肉汁多、形體碩大誘人。詞人在此用現(xiàn)成典故與銀杏相比,稱桔“可為奴”,足見作者對銀杏的偏愛。
詞人之所以深愛銀杏,未必因為它是珍稀貢品,而是睹物傷情,有所觸發(fā)。“誰憐流落江湖上,玉肌冰骨未肯枯”兩句便作了極好的解答:這枝雙蒂銀杏被人采下,永離高大茂密的樹干,成為人們的盤中之果,采摘的人自然不會憐它,那么有誰憐它呢?看到它那圓渾、潔白雖離枝而不肯枯萎的形狀,激起了詞人的無限憐愛與自傷。這兩句是吟物而不拘泥于物,與其說是在寫銀杏,毋寧說是借雙銀杏在直接寫流落異地的自家夫妻。“玉肌冰骨”一詞,意在突出一種高尚的人品道德與不同流合污的民族氣節(jié);“未肯枯”則是表示堅持自身的理想追求,不為惡劣環(huán)境所屈服;這些都是士大夫、文人所崇尚的自尊自強之志。
下片首句“誰教并蒂連枝摘”是實寫句,接下來“醉后明皇倚太真“則是一個聯(lián)想句,一實一虛,有明有暗。這兩顆對生銀杏,因摘果人的手下留情,所以便保持了并蒂完樸的美好形象,其兩相依偎、親密無間的形態(tài),恰似“玉樓宴罷”醉意纏綿的楊玉環(huán)與李隆基。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這是一對世人共許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情侶,他們的名字也幾化為純真愛情的象征。這兩句點出了銀杏雖被摘而尚并蒂,正如易安夫婦雖流落異地而兩情相依。這當(dāng)是不幸之中足以欣慰之事。
結(jié)尾句“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fēng)味兩家新”的妙處在于使用諧聲字:易安居士親手將兩枚潔白鮮亮的銀杏掰開,夫妻二人一人一顆,情真意切。要吟頌它的滋味如何,是否清純香美,這卻深深地蘊藏在兩人的心底。“兩家新”的“新”字,在這里顯然是取其諧音“心”。
此詞采用擬人手法,將雙銀杏比作玉潔冰清、永葆氣節(jié)的賢士,比作患難與共、不離不分的戀人,貼切深刻;尾句使用諧音手法,不僅略帶詼諧而且起脫俗之效。
名人點評:
1,趙萬里輯《漱玉詞》:按虞、真二部,詩馀絕少通葉。極似七言絕句,與《瑞鷓鴣》詞體不合。
2,王學(xué)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按上海新編《李清照集》以為此首乃歷來懷疑不是李清照之作品,未知何據(jù)。趙萬里僅疑其非詞而已。
3,《濟(jì)南名士叢書·李清照全集評注》:清照此詞,不僅前后押兩韻部,其中間四句,既不對仗,而且上下闋銜接處,亦不粘連,明為兩首絕句。有人據(jù)此懷疑非清照作品,則證據(jù)不足。蓋本為兩首絕句,誤抄一起,《花草粹編》編者遽加《瑞鷓鴣》名,并妄題為“雙銀杏”耳。,
4,語言學(xué)家劉征評此詞:從風(fēng)格來說確實不似易安居士之作。全詞平淡,但也融合有詞人獨特的情感。
詞牌名了解:
瑞鷓鴣,詞牌名。又名《五拍》、《天下樂》、《太平樂》、《桃花落》、《舞春風(fēng)》、《鷓鴣詞》、《拾菜娘》、《報師思》等。據(jù)《詞譜》說,《瑞鷓鴣》原本七言律詩,因唐人用來歌唱,遂成詞調(diào)。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中間兩聯(lián)例用對偶。此調(diào)既可平起,也可仄起,如七律格式。另有六十四字體、八十六字體、八十八字體,是變格。代表作有馮延巳《瑞鷓鴣·才罷嚴(yán)妝怨曉風(fēng)》等。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yōu)裕,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以上這篇瑞鷓鴣雙銀杏李清照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大學(xué)高考!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jìn)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