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寧夏高校 > 正文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yè)?選學校選專業(yè)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包含近三年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最低錄取分數(shù)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yè)招生方向等數(shù)據(jù)。
1、在浙江省份2022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綜合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6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3631名;
2、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4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3689名;
3、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綜合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7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5625名;
4、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2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23949名;
5、在陜西省份2020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54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19370名;
6、在寧夏省份2020年的寧夏大學化學專業(yè)理科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4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8205名;
專業(yè)序號 |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9 | 33069 |
2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化學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4 | 29282 |
3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42 | 18911 |
4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64 | 20253 |
5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29 | 22015 |
6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化學專業(yè)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58 | 22286 |
7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化學專業(yè) | 2022 | 浙江 | 綜合 | 化 | 604 | 43631 |
8 | (分析與檢測)(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6 | 30263 |
9 | (師范)(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7 | 29679 |
10 | (教師教育)(師范)(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3 | 31563 |
11 | (分析與檢測)(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3 | 31563 |
12 | (教師教育)(師范)化學專業(yè)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49 | 33689 |
13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6 | 29803 |
14 | (分析與檢測)(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58 | 33250 |
15 | (師范)(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63 | 29843 |
16 | (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 573 | 35625 |
17 | (教師教育)(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20 | 山東 | 綜合 | 化 | 589 | 35382 |
18 | (教師教育,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70 | 35742 |
19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化學專業(yè)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 568 | 39260 |
20 | (師范)化學專業(yè)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8 | 27474 |
21 | (教師教育)(師范類;收費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79 | 25067 |
22 | (教師教育)(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41 | 30618 |
23 | (師范)化學專業(yè)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8 | 32900 |
24 | (師范)(理工類,師范,4年,4800元/年)化學專業(yè)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77 | 45538 |
25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6 | 24220 |
26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50 | 20931 |
27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63 | 22404 |
28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43 | 23003 |
29 | (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02 | 25453 |
30 | (教師教育)(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26 | 23949 |
31 | (教師教育)(師范)化學專業(yè)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27 | 19836 |
32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01 | 24668 |
33 | (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07 | 22308 |
34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53 | 22512 |
35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69 | 20853 |
36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58 | 24198 |
37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53 | 22551 |
38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14 | 24447 |
39 | (師范)(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31 | 19009 |
40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27 | 23631 |
41 | (教師教育)(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40 | 19370 |
42 | (分析與檢測;教學地點: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西夏區(qū)賀蘭山西路489號校本部)化學專業(y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44 | 22789 |
43 | (教師教育;教學地點: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西夏區(qū)賀蘭山西路489號校本部)化學專業(y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50 | 20631 |
44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11 | 26908 |
45 | (師范)(師范類)化學專業(yè)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34 | 18715 |
46 | (分析與檢測)(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52 | 7471 |
47 | (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83 | 4446 |
48 | (分析與檢測)(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466 | 8205 |
49 | (教師教育)(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495 | 5275 |
50 | (分析與檢測)化學專業(yè)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477 | 8652 |
51 | (教師教育)(師范)化學專業(yè)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510 | 5082 |
52 | (基礎拔尖人才培養(yǎng)班)(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41 | 8964 |
53 | (分析與檢測)(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50 | 7705 |
54 | (師范)(語種不限)化學專業(yè)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76 | 4917 |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寧夏大學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寧夏大學與原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并;2002年2月,與寧夏農(nóng)學院合并,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fā)展嶄新一頁。學校坐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占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nóng)場1890畝,校舍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在校教職工2690人。面向27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現(xiàn)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997人,在校留學生179人。校園樓宇林立、花木繁茂、環(huán)境幽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尚德、勤學、求是、創(chuàng)新”的校訓,弘揚“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艱苦創(chuàng)業(yè),負重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搶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雙一流”建設、“部區(qū)合建”等歷史性機遇,堅持走特色發(fā)展之路,著力提高辦學質量,不斷促進內(nèi)涵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一所理、工、農(nóng)、經(jīng)、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綜合性大學。寧夏大學第七次黨代會確定了“到2025年,把寧夏大學建成區(qū)域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學”的發(fā)展目標,明確了“以‘三全育人’立德樹人育人主線”和“以‘雙一流’建設‘部區(qū)合建’發(fā)展主線”兩條工作主線,制定了七項重點任務,奮力開啟西部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2938畝占地面積2690人在校教職工1890畝教學實驗農(nóng)場27個省面向27個省997人少數(shù)民族6355人研究生19296人普通本科生學,F(xiàn)有“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和“民族學學科群”2個“部區(qū)合建”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草業(yè)科學”1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少數(shù)民族史”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自治區(qū)重點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qū)優(yōu)勢特色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qū)重點學科,16個自治區(qū)一流建設學科。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師資隊伍中,有“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9人、第三層次13人,教育部“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創(chuàng)新團隊2個,自治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和人才小高地31個。5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全國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稱號,1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3人享受“自治區(qū)政府特殊津貼”,13人
寧夏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18寧夏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是幾
時間:2024-06-19 04:0:14寧夏大學的市場營銷專業(yè)分
時間:2024-06-11 16:0:34寧夏醫(yī)科大學高考錄
時間:2024-06-11 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