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不是國家重點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立學校,屬于理工類本科學校。根據武漢紡織大學在各省發(fā)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武漢紡織大學是一本高校,武漢紡織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學校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yè)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武漢紡織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學校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yè)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照《武漢紡織大學章程》,開展自主辦學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學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zhàn)略目標,堅持特色發(fā)展,實行開放辦學,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學科協調發(fā)展、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fā)展”的學科建設思路,營建良好的學術生態(tài)。設有18個學院(部),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建有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yōu)勢和特色學科!艾F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chuàng)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實施領軍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00余人,博士800余人。長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養(yǎng)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0余人,省級各類人才20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12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擁有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人才培養(yǎng)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完善“五育并舉”育人格局,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大力開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著力培養(yǎng)“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fā)展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個本科專業(yè),其中國家特色專業(yè)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1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專業(yè)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yè)7個、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6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實驗區(qū),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近年來,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xù)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成長環(huán)境,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獲“挑戰(zhàn)杯”全國二等獎2項和省級“優(yōu)勝杯”;獲評全國“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優(yōu)秀項目2項、團中央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人;獲評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3個,“尋找中國的繡娘”榮獲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名同學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3名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8名同學獲評“長江學子”。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穩(wěn)定在92%以上,畢業(yè)生已經和正在成為所在領域的骨干和中堅。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和區(qū)域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紡織行業(yè)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重點研究基地。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yōu)勢。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2項。學校注重成果轉化,連續(xù)多年進入“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技術服務合同登記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在10余個省份先后落地。學校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yǎng)單位,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學校建有教育部首個行業(y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有關高校聯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學校長期承辦由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fā)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連續(xù)多年主辦和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全體紡大人將以昂揚的姿態(tài)、開放的胸襟,全面開啟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新征程,為把學校建設成學術實力強、培養(yǎng)質量高、育人環(huán)境美、文化氛圍濃、辦學聲譽好的美好紡大而努力奮斗。ㄗⅲ浩渲械臄祿刂2021年7月)
1. 重點綜合大學(16所)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湘潭大學、南開大學、西北大學、云南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
2. 重點理工院校(51所)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燕山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重慶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
3. 重點農業(yè)院校(9所)
中國農業(yè)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江蘇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沈陽農業(yè)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華中農業(yè)大學、華南農業(yè)大學、西南大學
4. 重點醫(yī)藥院校(6所)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y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學中心、中國藥科大學
5. 重點師范院校(2所)
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6. 重點政法院校(2所)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7. 重點外語院校(2所)
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8. 重點藝術院校(1所)
中央音樂學院
武漢紡織大學重點特色專業(yè)有紡織科學與工程、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大數據與智慧管理、創(chuàng)意設計與精美制造、先進制造與紡織裝備、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設計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服裝設計與工程、英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huán)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財政學、復合材料與工程、服裝、服裝藝術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yè)/學科名稱 |
---|---|---|---|
1 |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 | 1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2 | ESI前1%學科 | 3 | 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 |
3 | 湖北省“十四五”優(yōu)勢特色學科群 | 3 | 大數據與智慧管理、創(chuàng)意設計與精美制造、先進制造與紡織裝備 |
4 | 湖北省重點學科 | 8 | 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設計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
5 | 國家一流專業(yè),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 | 2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 |
6 | 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支持 | 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7 | 湖北省“雙一流”專業(yè)建設 | 1 | 電子信息工程 |
8 | 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 2 | 軟件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
9 | 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立項 | 1 | 會計學 |
10 | 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 | 1 | 金融學 |
11 | 湖北省一流專業(yè)建設立項 | 1 | 財務管理 |
12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 2 | 服裝設計與工程、英語 |
13 |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yè)、國家管理的本科專業(yè)點、湖北省品牌專業(yè) | 1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14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 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5 | 湖北省品牌專業(yè) | 1 | 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16 | 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點 | 1 | 環(huán)境工程 |
17 | 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 | 1 | 環(huán)境工程 |
18 | 通過了教育部工程專業(yè)認證,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點 | 1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19 | 湖北省一流專業(yè)建設點 | 2 | 財政學、復合材料與工程 |
20 | 校特色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 | 1 | 服裝 |
21 | 國家特色專業(yè),湖北省品牌專業(y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 1 | 服裝藝術設計 |
22 |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 | 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 |
序號 | 專業(yè)層次 | 數量 | 專業(yè) |
---|---|---|---|
1 | 國家級 | 4 | 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服裝與服飾設計 |
武漢紡織大學開設專業(yè)有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財務管理、會計學(ACCA方向)、工程造價、財務管理(CMA方向)、會計學、環(huán)境設計(中外合作辦學)、數字媒體藝術(中外合作辦學)、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英語、商務英語、資源循環(huán)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投資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稅收學、金融學、工藝美術、產品設計、公共藝術、視覺傳達設計、藝術設計學、環(huán)境設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工業(yè)設計、工業(yè)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器人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外合作辦學)、表演、服裝與服飾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生物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動畫、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武漢紡織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yè) | ||
---|---|---|
院系名單 | 專業(yè)名稱 | 本? |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 | 紡織工程 | 本科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
數理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
會計學院 | 財務管理 | 本科 |
會計學(ACCA方向) | 本科 | |
工程造價 | 本科 | |
財務管理(CMA方向) | 本科 | |
會計學 | 本科 | |
伯明翰時尚創(chuàng)意學院 | 環(huán)境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 本科 |
數字媒體藝術(中外合作辦學)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 本科 | |
管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電子商務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商務英語 | 本科 |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資源循環(huán)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輕化工程 | 本科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經濟學院 | 投資學 | 本科 |
財政學 | 本科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稅收學 | 本科 | |
金融學 | 本科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工藝美術 | 本科 |
產品設計 | 本科 | |
公共藝術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藝術設計學 | 本科 | |
環(huán)境設計 | 本科 |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自動化 | 本科 | |
工業(yè)設計 | 本科 | |
工業(yè)工程 | 本科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
服裝學院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 本科 | |
表演 | 本科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本科 | |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環(huán)境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本科 | |
環(huán)境工程 | 本科 | |
環(huán)境科學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傳媒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 | 本科 |
動畫 | 本科 | |
廣播電視學 | 本科 | |
廣告學 | 本科 | |
網絡與新媒體 | 本科 | |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
軟件工程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本科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湖北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14武漢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47武漢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11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