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指外國法人組織、個人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同中國具有法人資格的教育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對象的教育機構,實施教育、教學的活動。
1995年1月2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fā)布《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guī)定》,規(guī)定中外雙方可以合作舉辦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中外合作辦學,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貫徹中國的教育方針,符合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保證教育質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工作。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批準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獨立法人機構7個,非獨立法人機構84個,項目489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
1、普通大學是通過高考上大學,也就是計劃內招生,需要達到要求的分數才能報考;而中外合作辦學是通過計劃外招生,通常錄取分數線比較低,但出國留學比較容易。http://www.yingzhe-holding.com
2、辦學方式會不同:普通一二本就都是國內的大學,都是按照國內的高校辦學方式進行教授。但是中外合作大學都是將外國高校的辦學模式引進了中國,沿用國外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生的教授。
3、學費不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般學費都是需要過萬元的,基本都是有外教授課。相對于普通一二本的專業(yè)的學費,基本是兩倍多的價格。
4、招生分數不同:中外合作大學一般在招生的時候,考生的錄取分數會相對于普通一二本高校的錄取分數稍微低一些,一般通過學校的入學測試就可以。
5、學歷會有所不同:中外合作大學的學生,畢業(yè)之后獲得的是國外高校的文憑,普通大學獲得是中國的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