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讀后感
更新:2023-09-15 19:55:14 高考升學網(wǎng)
《羚羊木雕》讀后感
這個周末,胖胖同學的老師給家長布置了一份回家作業(yè):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羚羊木雕》的讀后感。這是一篇初中預備班語文書上的文章。對于我來說是極少去接觸教科書上的文章的。說實話,讓我寫讀后感,心里是有點發(fā)虛的。因為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沒有對著文章寫讀后感了,那大概還是在自己做學生的時候吧。現(xiàn)在看文章僅僅只是看看而已,極少去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懶得去思考。這樣一來,也是不會思考了。所以以下的一點讀后感看來仿佛是有些牽強附會的了。
“珍貴”究竟為何物?物質(zhì)、金錢?親情、友情?兩相比較,此刻在“我”父母的眼里,大概那個價值不菲的羚羊木雕要比“我”和萬芳的友誼珍貴的多吧。父母心中“珍貴“的東西大概就是那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zhì)世界。然而,在我看來我和萬芳之間的友誼才是那個木雕所無法比擬的。
“我們要能多得到深摯的友誼,允許還有多多注意自己怎樣做人,不辜負好友們的知人之明!保ㄠu韜奮)但是在父母的威懾下,我不得不向“友誼”發(fā)出了挑戰(zhàn)。向別人要回已經(jīng)送出去的東西,那種感受是難以名狀的,“我”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然而萬芳卻把“我”還給她的小刀塞到“我”的手里并且堅信“咱倆”還是好朋友。萬芳對于友誼的珍視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應該也是值得一提的。“我”向萬芳要回羚羊木雕完全是在父母的絕對堅持下,萬不得已才做出的。整個過程中,“我”的父母似乎沒有給“我”太多的申辯的機會,而是“緊緊盯著我”,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十分嚴厲”甚至是爸爸那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即使是在“我”哭著喊“不”的時候,也是沒有理由不去要回已經(jīng)送出去的東西。
的確,父母們很多時候總是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左右著孩子們,卻很少站在孩子們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當發(fā)生分歧時,也只是以父母的威嚴來使得孩子們不得不順從。這樣,表面看來問題解決地很順利,但事實上可能只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在孩子們的心里留下陰影。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順暢。所以,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的確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