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黨課心得體會 > 正文
導語:遼寧賄選案涉案人員多、涉案資金額大、情節(jié)嚴重、影響惡劣;黨委政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建設,讓人為之震撼。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遼寧賄選案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遼寧賄選案心得體會(一)嚴肅依紀依法查處拉票賄選案,充分彰顯了為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嚴肅黨紀國法,堅決懲治腐敗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
遼寧拉票賄選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第一起發(fā)生在省級層面、嚴重違反黨紀國法、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和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涉案人數(shù)眾多、性質惡劣、情節(jié)嚴重,觸目驚心。目前,45名拉票賄選的全國人大代表已被確定當選無效。
選舉法明確規(guī)定,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選民或者代表,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其當選無效。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45名拉票賄選的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決定成立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下一次會議籌備組,于法有據(jù),程序嚴密。
對拉票賄選案的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拉票賄選“零容忍”的堅定決心。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依法執(zhí)政的必然要求。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涉及什么人,不論涉及多少人,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將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遷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懲治腐敗問題上,黨中央的態(tài)度一直非常堅決,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多次強調,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必須繼續(xù)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只有徹底查清選舉領域的違法腐敗行為,并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才能贏得民心,才能維護我們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和威信。
對拉票賄選案的處理,有力維護了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搞拉票賄選,是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的公然挑戰(zhàn)。選舉制度作為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制度基礎,是我國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選舉是否公正,直接關系到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能否得到實現(xiàn),直接關系到各級人大代表能否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黨中央多次強調,嚴肅選舉紀律,嚴禁權錢交易,確保選舉風清氣正。
遼寧拉票賄選案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當前正值地方各級領導班子和縣鄉(xiāng)人大換屆選舉,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換屆選舉工作,對于堅定不移走政治發(fā)展道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這種光榮的使命,絕不能用金錢來換取。絕不允許金錢滲透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絕不允許通過任何手段干擾破壞人大代表的選舉。
反思拉票賄選案,我們得出深刻的警示:黨紀國法是高壓線、警戒線,任何人都不得觸犯。每一個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必須帶頭遵守黨紀國法,帶頭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我們應從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深刻汲取拉票賄選案的教訓。全黨同志和各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為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fā)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發(fā)展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遼寧賄選案心得體會(二)于8月28日印發(fā)了《關于遼寧拉票賄選案查處情況及其教訓警示的通報》,各地目前正在積極傳達學習貫徹文件精神。通報中對遼寧拉票賄選案的定性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第一起發(fā)生在省級層面、嚴重違反黨紀國法、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和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完全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
之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湖南衡陽、四川南充的賄選案,那只是地市層級的。而遼寧賄選案,則是一個省的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政府官員、黨委常委的選舉都被金錢滲透。從目前媒體的公開報道看,遼寧拉票賄選案涉及面之廣、涉案人數(shù)之多、情節(jié)之惡劣、性質之嚴重,觸目驚心、發(fā)人深省。賄選案帶來了遼寧官場的大地震,目前已有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陽、鄭玉焯,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蘇宏章等四名省級干部因賄選落馬。賄選還波及了不少地方和企業(yè),一些地市級領導以及一些企業(yè)家紛紛落馬。遼寧成為繼山西之后又一個出現(xiàn)腐敗“窩案”的省份。
說實在的,只要有選舉,就會有拉票現(xiàn)象存在。賄選在許多民主制度完善的社會里也難以杜絕,關鍵是如何清晰界定和公開監(jiān)督。西方國家“賄選”可以搞競選捐款,但是需要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jiān)督。我們目前的選舉,還處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的階段,出于黨的紀律考慮,競選當事人誰也不敢公開競爭,只能暗地里角力,上不了臺面的金錢交易就泛濫猖獗起來。
遼寧系列賄選案引起中央高度重視。中央和遼寧省分別成立專案組,已經(jīng)調查了數(shù)月,之后會陸續(xù)公布相關涉案人員的處理意見。那么,賄選現(xiàn)象在全國早就存在,為什么這次遼寧賄選案令中央如此重視、全力徹查并通報全黨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共四級黨委的換屆已經(jīng)開始了,其中省級黨委的換屆正在進行,明年上半年必須完成,以確保19大新的中央委員會能夠順利產生。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的省級一把手調整,就是19大人事布局的一部分。部分省市的地市級換屆也已經(jīng)啟動。在如此大規(guī)模的換屆之前,中央嚴肅處理遼寧拉票賄選案,顯然是殺一儆百,給全黨一個警示。
官場頻發(fā)賄選,也引發(fā)專家學者對此的關注。中央黨校教授蔡霞曾經(jīng)撰文指出,拉票賄選現(xiàn)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現(xiàn)行干部制度、權力機制弊端和缺陷的一個折射。要真正杜絕拉票現(xiàn)象,需要整體考慮干部制度和權力機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在干部隊伍建設中把民主與科學有機結合起來,引導發(fā)展黨內的正當競爭,樹立黨內的健康風氣。既然黨內競爭是客觀存在,那就要用制度來規(guī)范和引導,形成正當競爭,以給黨員干部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發(fā)展空間。
賄選導致的政治生態(tài)惡化,使遼寧省的gdp今年以來一直在全國墊底。用遼寧省委書記李希的話說,遼寧經(jīng)濟出現(xiàn)的困難,有結構原因,有體制機制原因,也有政治生態(tài)的原因。幾個原因攪和在一起,成為遼寧困頓的枷鎖。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央將拿出1.6萬億作為東北振興基金。如果東北都像遼寧現(xiàn)在這個狀況,恐怕這1.6萬億也會打了水漂。
根治賄選現(xiàn)象,必須加快政治體制、特別是干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好的制度能使人變好,至少不會越變越壞。情操不是政客的標配,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一些人投身這個職業(yè)時還是有情懷的,至少大部分政治家都會表現(xiàn)的有情懷。但是,只要選票不在老百姓的手上,賄選就永遠都會發(fā)生,畢竟內部的人好用錢收買。但人多了,想收買就只有用民心了。